最近,环球网援引印度《经济时报》7月22日报道称:印度计划从7月23日至25日在印巴边界附近印度一侧地区,即拉贾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部分地区举行大规模空军演习。这次演习代号为“辛杜尔2.0”。
有人可能就纳闷了,那“辛杜尔1.0”演习呢?
呃,没有过1.0,上次辛杜尔行动,就是那五七空战……
此次演习,三哥踌躇满志,一口气出动了“阵风”、苏-30、“幻影-2000”等主力战机,还邀请了12国武官观摩,其中就包括法国和美国的代表,可谓是声势浩大。
那三哥这么搞,到底几个意思呢?全世界都知道,上述三款战机在实战中不中用啊,再演习还能有什么新意?
所有依我看,这是演给三哥家国人看的。
一方面,通过演习,可以摆出一副雪耻复仇的姿态。五七空战,三哥遭巴方反杀。巴方宣称击落6架印军战机,虽然印方最终只承认损失了3架“阵风”及多名飞行员,但这已经让印度民众难以接受啊。所以这次演习,三哥重点模拟“超视距对抗”,让“阵风”挂载“流星”导弹,试图破解此前被巴方远程压制的劣势。简单说,就是想告诉民众,上回咱大意了,你们看,再来一次,咱就赢了。咱没问题,上回只是轻敌了。
再一方面,莫老仙可能也想着转移一些国内矛盾,安抚下民愤。要知道莫老仙最近日子不太平静,因为隐瞒空战真相的问题,遭到了反对党的接连炮轰,再加上三家经济下滑,民众有点怀疑人生。在这种情况下,把军演包装为“雪耻之战”,通过展示武力,可以将公众的视线从国内问题上转移开,然后继续相信老仙老仙法力无边。
最后,三哥可能还想借此机会,检验下战术,弥补体系漏洞和测试下新装备。在5月的空战中,印度的装备和战术暴露出了很多问题,比如S-400系统探测距离缩水、抗干扰能力弱,电子战方面也存在短板。这次演习,印度就为苏-30MKI加装了俄制电子吊舱,测试对抗巴方歼-10C雷达的效果,同时也检验S-400系统改进后的效能。此外,这次演习,他们还调整了战术,避开巴方歼-10C密集的地区,选择在F-16防御的拉贾斯坦邦演习,还演练了“导弹-战机协同突击”的战术,这就是想看看这些新战术和改进后的装备能不能发挥作用。
当然,如果再扯远一点,三哥搞这次军演,自然还有地缘博弈的考虑,因为这样做,一定程度上可以警告巴铁,你可别乱来哦,我可是随时可战的哦。同时也是向周边国家宣示下自己对南亚的主导权,免得被人看得太扁。
从这些方面看,老仙确实又威武了一把,似乎可以借此找回一些场子,但没想到的是,评论区一句话,又让三哥很头大,那就是:你家光辉战机呢?上回龟缩着就算了,这回连演习都不敢参加,是航模吗?
完了,光辉战机是航模,这句话大家都记住了……不知老仙看了怎么想?
其实,印度军方并不是不想用光辉,而是不敢用。因为从性能上看,“光辉”战机存在着很多致命问题。它虽然拥有碳纤维复合材料机身等一些看似先进的配置,但实际情况却很糟糕。比如它装备的以色列雷达,有效探测距离仅180公里,而且与印度国产飞控系统配合时,信号延迟严重。在2023年的模拟对抗中,面对歼-10C的电子干扰,“光辉”直接就变成了“瞎子”。
在武器系统方面,“光辉”也很拉胯。它的复合挂架适配率不足30%,导弹与数据链断联频发,实战中随时可能变成“哑弹发射器”。更要命的是,“光辉”无法接入北约Link-16数据链,与“阵风”混编时需要额外配备通信中继机,就像一个“信息孤岛”,很难与其他战机协同作战。
而且,“光辉”战机的进口零件占比高达65%,发动机来自美国、雷达来自以色列、弹射座椅来自英国。这就导致它的后勤保障非常麻烦,需要同时维护美制发动机、以色列雷达和俄制导弹的三套保障体系,而印军边境基地的保障能力有限,仅能支持单一机型作战,如果强行部署“光辉”,前线机场会陷入混乱,反而会拖累整体战力。
此外,印度空军内部对“光辉”也是积怨已久。2024年3月,一架“光辉”战机坠毁,打破了印度空军23年的“不坠机”纪录。并且,“光辉”每飞行小时的维护成本是“阵风”的1.8倍,简直就是个烧钱无底洞。所以,印度军方是真的不敢把光辉战机派上战场,甚至连参加这种重要演习都不敢,那是真怕它再出问题,那又白演了。要知道,现在三哥可是全球媒体的段子制造商,它的丑闻,全是流量!
所以老仙的决策是对的,打死也不能让光辉战机上,就得这么干。
说到这里,我们就不得不提提印度国防工业的困境了。说实话,三哥虽说有爱吹牛这老毛病,但它可不是咸鱼,它是有理想的,它一直想实现国防自主化,也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,只是不多。但为何跟邻国差距这么大呢?
首先,研发与生产脱节严重。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长期主导装备研发,但成果转化率很低。就像“阿琼”Mk-1A坦克,虽然号称本土化率超过50%,但关键部件还是得进口,而且它过于笨重、故障率高等问题一直没解决,根本无法大规模投入使用。
其次,供应链十分脆弱。此前印度审计报告显示,其70%的国防电子元件、90%的特殊合金都依赖进口。俄乌冲突的时候,印度版本T-90坦克的俄制热成像仪就出现了断供,这就是供应链脆弱的后果。
还有,私营部门参与受限,国营单位又烂到根子。目前印度的国防订单主要还是由国营单位主导,私营企业只能承担分包角色。而且军方付款延迟、技术标准不透明等问题,也阻碍了私营投资,导致国防工业发展缺乏活力。
最后,印度国产装备还存在效率低下、成本高昂的问题。就像“光辉”战机,研制周期长达30余年,单价涨至8000万美元以上,远超同类进口机型,性价比极低。
在这种困境下,印度近期不得不继续采取一些动作,比如引进苏57,引入阿帕奇直升机,但这些其实都很难让三哥在与巴铁的对抗中占据优势。
先说说三哥准备联合毛熊共同打造的FGFA战斗机,也就是苏57的改版。三哥想通过这款战斗机挂载印度的布拉莫斯巡航导弹,来提升战力。但事实上,苏57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,它仍旧是俄式空战的升级版,强调单机性能,缺乏体系化支持。而巴铁要是引入歼35以后,凭借东大提供的预警机等体系化支持,完全可以轻松应对苏57。所以,即使三哥有了苏57,也很难实现“复仇”巴铁的目标。
更何况,产能是个大问题,别说三哥家严重落后的产能,就连毛熊的产能也是捉襟见肘的。俄式装备其实早就过气了。
再说说阿帕奇直升机,最近三哥的陆军紧急接收了首批3架阿帕奇直升机,说是要对付巴基斯坦的武直10。但你要知道巴铁人家可是一次性引入了40架中国武直10,而且巴方有完整的防空体系支持,你三架阿帕奇直升机想干啥呀?还不够巴铁当打靶训练用。
所以这里头就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,大概就是三哥这性格啊,可能真的是有缺陷的,别人有的,他一定要有,即便没用,也硬要有,反正不管怎么样,我就是要有,这不跟小孩闹脾气一样吗?太不成熟了。讲到这不禁又让人想起他家那一堆二手烂货,包括那宝贝航母,说句难听一点的,那不就是花了彩礼讨了个那啥当老婆吗?简直了!难道三哥就好这口?
总之啊,三哥这次的军演,没什么新意,从实际情况来看,根本改变不了它在印巴军事对抗中的被动局面。平心而论,以前三哥没见过世面,迷之自信还情有可原,但五七空战之后,难道心理冲击不够大吗?我们当年看完海湾战争直播,立马韬光养晦,而三哥呢?
当下三哥应该要做的就是面壁,要多想!多思考!要明白“落后就要挨打”这个道理,摆正心态,卧薪尝胆,知耻而后勇,这不丢人。而不要老想着耀武扬威,不要总是过于盲目自信,还要死命给民众洗脑。你与其把精力放在搞这些表演上,还不如好好思考下如何调整下地缘战略,琢磨下邻国的五年计划,认真寻思着如何处理好睦邻友好关系,最后把重心放在自身发展上,尤其是提升自己的国防工业自主研发能力,根绝装备体系零散、自主技术不足等致命问题。只有这样,才能赢得尊重,否则就活成了段子。打仗不是打嘴炮,是要动真刀真枪的,也许三哥只有彻底想明白这个道理,未来才有崛起的希望,否则巴铁这关都过不了,当自诩什么大国呢?